【资料图】
中国光伏产业遭遇的危机愈演愈烈,美国投资机构Maxim Group最新统计数据显示,中国最大的10家光伏企业的债务累计已高达约1110亿元。A股上市光伏产业上市公司毛利率整体下滑,中报业绩纷纷“报忧”。尚德、赛维更是成为“众矢之的”,业界展开了广泛而又激烈的讨论。
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宋智晨认为,光伏企业步入危机边缘,随时可能破产,恶劣程度前所未有,原因主要有两个:一方面,宏观经济萎靡,各产业发展受阻,光伏产业难“独善其身”;另一方面,光伏产业发展过于迅猛,盲目扩张、无序竞争严重,产能过剩、库存加压、价格暴跌,企业盈利能力令人堪忧。光伏企业如何突出“重围”,寻找“光明”成为了当务之急。
首先,“幕后黑手”—地方政府必须出面。毕竟,地方政府才是新能源政策的制定者和实施者,从项目申请、招商引资、扶持政策到产品生产及销售,地方政府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。光伏企业背后牵涉利益众多,如贸然破产势必造成连锁负面影响,失业人数陡增、地方经济乏力、财税收入大幅萎缩,地方政府“颜面无存”。
其次,“修炼内功”是光伏企业长久发展之大计。淘汰落后产能、结构升级调整是光伏企业面临的重点问题,各光伏企业尤其是光伏巨头应格外重视自身结构调整工作。光伏巨头掌门人应充分发挥决策过程中的领导作用,普遍开展停产、减产工作,暂缓或取消大型光伏项目的上马,“为了长远、牺牲眼前蝇头小利”,毕竟只有“活着”才可能看到“阳光”。
最后,政府和企业应“强强联手”,从战略角度优化光伏产业市场布局。我国光伏企业只注重产品生产,而对光伏发电项目却鲜有兴趣,大量低廉产品输往欧美,严重依赖海外市场的发展战略制约了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。地方政府和企业应积极开拓国内市场,建立完整产业链条,调动内需、刺激光伏产品消费,通过光伏电站项目来消化库存,缓解经营困境。
中投顾问研究总监张砚霖指出,光伏产业跌入低谷,企业经营状况急剧恶化。光伏巨头财务报表惨不忍睹、产能过剩库存积压,能否顺利度过难关尚未可知。光伏产业的状况令人痛心疾首,规划、审批、建设、产销、售后等各环节都存在严重问题,地方政府和企业应当加强反思,尽快寻求解决方法。同时,严厉告诫政府:切勿让光伏产业的今天成为整个新能源产业的明天!
Copyright 2015-2022 东方知识产权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:沪ICP备2020036824号-8 联系邮箱:562 66 29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