毋庸置疑,互联网行业依靠流量野蛮生长的时代早已过去,再叠加这两年疫情、全球经济放缓等多重因素,中国互联网企业日子更是不好过。
近日,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发布的《2022年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运行情况》显示,2022年,中国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企业总收入达1.46万亿元人民币,比上一年下降1.1%,是过去十年(2013年)该数据统计以来首次出现同比下滑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尽管整个互联网行业收入下滑在人们的意料之中,但这一组数据更是突显中国互联网企业高增长不再。
互联网告别高增长
曾几何时,互联网大厂只要嗅到风吹草动就会不惜代价进场抢赛道、抢机会,但现在时代已经变了。
互联网行业的流量触顶已是不争事实。据CNNIC数据,截至2022年6月,我国网民规模为10.51亿人,互联网普及率达74.4%,与2021年12月相比,网民新增1919万人,互联网普及率提升1.4%。
流量红利见顶下,互联网企业的增长故事几乎到了尾声。收入下滑就是最直接的证明,截至2022年9月底的第三季度财报显示,阿里收入仅同比增长3%,归母净利润亏损达224.67亿元;同期腾讯收入下降2%,而这也是该公司自2004年上市以来的第二个季度下降。
实际上全球同凉。当下的美股互联网多少和国内互联网有些类似,一个明显的共同点是,红利期结束,从增量竞争进入存量竞争,行业内卷加速。
谷歌母公司Alphabet2022年Q4净利同比下降34%,已连续三季盈利下滑,同期Facebook母公司Meta同季度净利润更是腰斩。
在这样的情况下,我们看到去年,全球几乎所有的大厂都不约而同的通过人员优化、关停非核心项目等形式控制成本,降本增效已成为行业主旋律。
不过对企业发展来说,单纯靠控制成本只对短期有效,绝不是长久之计。互联网巨头们显然也意识到这一点,从聚集核心主业,及调整组织架构等一系列的发力动作看,互联网企业也在由高增长转向到高质量增长。
布局硬核赛道拥抱高质量发展
“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、创造就业、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。 ” 此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无疑为互联网企业发展注入了 “强心剂”。
在这样的背景下,互联网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和科技创新的主体,开始加码硬科技研发投入,而硬科技也被认为是互联网突破新增长极的第二条曲线。
《2022年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运行情况》数据显示,2022年,我国规模以上互联网企业共投入研发经费771.8亿元,同比增长7.7%,增速较上年提高2.7个百分点。
具体到企业身上,根据相关统计,2022年三季度,十家知名互联网科技公司研发投入总额为609.2亿元,平均研发投入额为60.9亿元。
从过往数据来看,大厂们在研发上的投入也是逐年增长。2019年至今,腾讯研发投入已累计达1667亿元,去年11月,腾讯又宣布将在10年内投入100亿元,发起新基石科学基金会支持科研创新;百度在人工智能领域全栈布局,10年间投入高达1000亿元,阿里去年技术投入超过1200亿元。
或许正是越来越多像腾讯、阿里这样的企业不断加大科研投入,让美国都有了危机,连拜登也承认,中国在科技方面的投入持续增加,马上就要赶超美国。
近日全球都在热议的AI智能聊天机器人ChatGPT,除了亚马逊、谷歌等国外大厂布局外,也有中国大厂的身影。
百度将在3月份完成其ChatGPT产品的内测,面向公众开放,腾讯、阿里则公布了人机对话相关专利,其中,腾讯申请的“人机对话方法、装置、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”专利可实现人机顺畅沟通; 阿里申请的“人机对话及预训练语言模型训练方法、系统及电子设备”专利可提升问答交互的准确性。
可以肯定的是,随着互联网大厂在硬科技领域的不断加码,后续我们或将看到越来越多的前沿技术出现,而这无疑为他们的第二新增长曲线增加了更多“硬“筹码,大厂们的高质量发展绝不是说说而已。
Copyright 2015-2022 东方知识产权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:沪ICP备2020036824号-8 联系邮箱:562 66 29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