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意的展/适意地观
——杭州市临平博物馆“春风又绿”展览观展随笔
(资料图片)
江南三月,春风又绿,
最是人间可人天。
于“她”,
江南土著的状态是不紧不慢,
游人则是向往中有丝羡慕。
可以说
每个人的心中,都有一个江南
如此令人熟悉的江南,一旦进入博物馆这样的文化空间,它的真实与梦幻、历史与碎片,多少会让人产生奇怪的体验。在传统意义“江南八府”所在的各大城市的博物馆,总会时不时地以江南文化为母题策划各种类型的展览活动,以宣示自身的文化归属。
2003年“江南水乡文化陈列”走进人们视野,引起了业界的轰动,曾为博物馆展陈的样板。历经二十年的淬炼,五年的扩建改陈,全新的“春风又绿——江南水乡文化展”换羽归来,自然引来我们同行和江南“游人”的特别关注。
现场
漫步在理性而又诗意的空间
因为说不清的缘和由,我与临平博物馆的过往与现时多有牵伴,时断时续十多年。正因为如此,当我穿过三月的春光走进“春风又绿”展厅,我时时提醒自己,这回要以一个观众身份去观展、去体味。
走进博物馆东馆区,沿右侧扶梯缓缓而下,屋外的繁华喧嚣慢慢远去,由“潮湿”的石板路引导进入展厅,整个人似乎被眼前清新雅致的浅蓝绿色系空间所沉淀。
心静了下来、步子舒缓下来,所有的展墙图版文字、展项都很内敛,目光所及最亮丽的尽是江南的物:5000前的独木舟横空眼前、原始的稻田与牛脚印将我们的目光引向广阔的“乡村”,历代的百工绝艺、人文雅玩,水镇的美食妆点、婚娶民物……一一呈现,博物馆里通常有的“目不暇给”的囧迫感在这里慢慢消退。我,愰惚间仿佛行走在江南的春风里。
而走近展墙细细浏览,一行行清丽舒朗的文字、简洁明快的图版又给观者予丰满的江南文化信息。通透的展域空间、似分又合的内容版块,让随心的观众可以感受无拘无束的“O展线”,而有心的观者又在恰当的展览逻辑导引下循序行走观览,主题叙事类展览最难于调和的专业与闲适在这里出现了些许平衡。
展厅内差不多每一个视角都让人观感舒心,多样式的展项恰如其份地呈现,既满足了江南文化主题信息的输出,也适合观众随心拍照打卡,实现了多元化的观众体验。
在我这个“老”观众眼里,这次的改陈大大突破了原初那个展览侧重江南“水乡生活”“水乡民俗”等表象化场景的展示,将观众目光带向江南水乡背后的人与自然、人文世像以及它的转型与未来,“何处是江南”“富庶鱼米乡”“诗意栖息处”“文采尽风流”“春风无尽绿”,江南水乡的四季与五维徐徐展开。
拱桥、戏台、水街、舟楫等江南水乡符号以写意化的现代风格再现,与整体通透的亮空间、淡淡的绿蓝色展墙融为一体,在这“水光月色两相兼”的诗意空间,主题类展览叙事常有的固化生硬被悄然软化、润化。
观后
典与释、境与情、物与非物
临平博物馆(江南水乡文化博物馆)是我国首个以文化地理单元设馆布展的地方博物馆。近20年过去了,在这个继续引领中国经济社会前进的地区,江南文化主题的历史呈现、当代表达,在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框架下,尤其需要展示出区域博物馆的文化力量。
01
典藏与诠释的积淀
2003年,在临平竖起“江南水乡文化陈列”的旗帜是一种远见,但确切的说,那时更多的是亮出了一个新概念、创出了一个新样式。这些年来,临平博物馆人用自己坚持不懈的工作积累,特别是在江南文化的特色典藏、研究阐释方面的实际成效,郑重地夯实了“江南水乡文化”这一品牌基础。
特色馆藏是一个区域博物馆的立身之本。如果说近20年来新增江南文化主题藏品一万余件还只是个数字的话,一系列重量级文物的保护与收藏堪称其中的经典:2010年茅山遗址考古发掘揭示出良渚至广富林文化的水稻田、牛脚印等遗存,临博人在做好遗址保护的同时,果断决定请专业机构将这些考古遗迹进行了科学取样、正式入藏,成为早期江南农耕文明独一无二的实物展品;2021年,历时11年、花费近千万元的茅山遗址出土独木舟脱水保护成功,成为水乡文化展厅的一号展品。
注重江南文化的研究与资源整合,2007年以来他们与北京大学、华东师范大学等机构合作,开展江南文化主题研讨;采用大数据处理技术,建成了集资源收藏、信息服务、研究咨询中心于一体的“江南文献研究中心”学术平台,目前已录入收集到的各类古旧文献资料5万余张、文化景观素材数千份、口述史文字35万多字,这在江南各地的博物馆中具有开创性,也为新亮相的“春风又绿”展览提供了坚实的支撑。
策展团队花费大量时间对典藏和学术资源进行梳理,通过主题提炼、文化诠释、框架重塑开展二度创作,最后以地域、经济、生活、文化和转型五个维度讲述江南的诗意唯美故事,清晰、简明又不失大气、厚重。
尤其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最后一个版块,在一个方正空间,近代江南变革的信息组团和江南都市现代化的沉浸式视频互为呼应,十几位来自江南各地的市民用乡音说出的“我打(从)江南来”,让观众收获了满满的文化认同,令人回味。
02
空间之“境”观众之“情”的转换
展览空间规划与形式设计的要旨就是充分整合博物馆空间的功能性、精神性与景观性需求。
“江南水乡文化”是一个情感性很浓的主题,展览通过对江南独特自然和人文景观元素的提练,以符号化、写意化进行视觉再现,凸显诗意江南的美学气质,目标就是实现意境之营造与观众情感之体验之间的贯通。
本展主创设计师把江南文化的精髓概括为“诗意-审美”,这一观点并不一定全面,但这种认知提炼很好地被设计团队转化为意象的设计语言,并贯穿于对整个展览空间氛围营造、色彩基调的把控之中,让展览在抒情而内敛的气氛中强化观众的情感维度,形成一种深刻的认知体验。
设计团队立足展览内容的逻辑解析、展厅己有空间特点的深入研判,根据观众的参观心理,用水乡古镇常见的“十字水街”意象切分空间,将传统的“单一线性”结构规划为“多线并行”的空间布局,这种灵动的流线设计方式既模糊了空间的分割感,又通过开放的格局使观众在参观过程中从一种“被动”接受的状态转变为“主动”探索的姿态,激发观众持续地带着自主观览和主动发现的热情去参观展览,进而能够较深刻地理解展览的主题信息。
“地域的江南”“经济的江南”两单元以相对严谨的参观动线,呼应较强的叙事逻辑,展示了江南地域与人文的形成、及其它由一个蛮荒之区成长为财赋中心的漫漫历程。
而在“江南的生活”单元,设计师大胆突破了传统的展线约束,让观众在很通透的空间中自由行走,感受丰富多彩的的江南市镇生活,舒缓了参观者的情绪。
“文化的江南”板块用两个虚实串联的盒式空间、观者宛如穿梭于园林和书房之间,透出优雅闲适的书卷气息。
“转型的江南”,则以开放性的设计语言,呈现的是一个高亢而隽永的尾声。
03
物与“非物”的交融
在国人眼中,江南是一生活、一种文化,更是一种意象。因此,江南水乡文化展览是一个情感性表达极强的主题叙事展览。
而文物典藏的非系统性、展品信息的碎片化,使得这类展陈设计的构架需要逻辑清晰的文化梳理、实物展品的信息化组团集成,更离不开辅助展品、数字化多介质展项来支撑。好在数字化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为这种支撑提供了无限可能,也与当代人的文化休闲与观展模式的变革相适应。
然而,这类“非博物馆物”性质的文字、展项又很容易给公众的休闲性体验平添“困扰”,如何处理这种物与非物之间的平衡?这恰恰是主题类展览必须破解的难题。
“春风又绿”展览运用了塑形造景、魔镜视窗、沉浸影像、交互装置等多维展示手段,它们的设置完全取决于与展览主题叙事的适配度,各类多介质的展项的信息采集、制作也都基于严谨的学术支撑和理性诠释。不惟炫技而技术,而且其设置的位置、体量和基调基本上都服从于整个空间意境的营造。
茅山遗址塑形地景、“水稻田”“牛脚印”展品标本,与远处的农耕画面相呼应,精妙的构思设计与内容的展示完美和谐。
海量信息的涵盖江南水乡几十个古镇的互动魔墙、水镇老街的微缩模型、与观众可操盘规划水乡小镇的大型数字交互装置等展项,有分有合,开馆以来广受青睐,开放团队据此已开展数十场研学活动。
展览中还有近20处知识岛互动屏,内容包含水乡味道、江南园林、江南名人、世界水乡等,观众可以通过互动知识岛了解展览相关的延伸信息,而且可以进行数据实时更新,新颖的互动界面有效调动了观众自主学习的积极性。
这些富有原创性的多介质展项,辅以梳理清晰、表达亲和的图文信息体系,与观众的视、听、触觉建立起多维度的信息接受渠道,并形成互动与沉浸的观展体验。观众在互动体验中以愉悦新奇的心态接受着展览传递的文化信息,去感悟江南的意象和精神。
特别值得一提的是,设计师以山水、涟漪等意象为展品量身定制的展台、展托,淡雅而诗意地烘托着江南文物之美,主光很精准、辅光显内敛,使得“春风又绿”展厅里几乎每一件文物展品多能清晰地被观赏,充满了对古物的敬畏、观者的尊重,背后体现的是博物馆的核心价值观。
作者:潘林荣(湖州市博物馆 研究员)
Copyright 2015-2022 东方知识产权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:沪ICP备2020036824号-8 联系邮箱:562 66 29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