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程建设领域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一环。记者从昨天举行的“营造一流营商环境 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”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二场获悉,上海近期出台了《关于深化系统集成 推动上海市工程建设领域营商环境一体化改革的实施意见》即“6.0方案”,研究提出20项重点任务措施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据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主任胡广杰介绍,上海将加快制定“6.0方案”各项配套政策细则,构建系统集成、协同高效的“1+X”改革政策体系,坚持“一张蓝图干到底”,抓好各项举措落地实施,不断提升市场主体的获得感和满意度,营造市场化、法治化、国际化的工程建设领域营商环境。
聚焦制度、服务和效率三方面目标
体现延续性是“6.0方案”的最大亮点。自2018年以来,上海全力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,连续出台5个版本的改革方案和配套政策。
据胡广杰介绍,“6.0方案”聚焦制度、服务和效率。首先在集成上下功夫,持续推进同类事项合并简化,加快推进工程建设领域一体化改革,让改革制度体系更加健全。其次,聚焦工程审批系统和市、区审批审查中心,持续推动线上线下政务服务深度融合,着力提升政务服务质效,让政务服务更加高效。最后,进一步精简各类项目全流程审批服务办理用时和成本,持续提升市场主体感受,让企业办事更加便利。
围绕新一轮工作目标,“6.0方案”包含20项重点任务措施,聚焦“五个着力”——
着力加强改革制度系统集成,推动政策体系更成熟、更稳定。具体包括做好项目施工许可与规划用地审批衔接,一站式办理施工许可范围由产业类项目拓展至各类社会投资项目等。
着力提升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便利度,助力项目早开工、早落地。主要包括巩固推行“桩基先行”,将“分期竣工验收”实施范围扩大至工业、研发、公共服务设施等项目;加强土地、水面积、绿地、林地、渣土消纳和征收安置房源等6项资源性指标的统筹调配,探索建立市级指标储备库等。
着力提升工程建设领域政务服务质量,促进线上、线下深度融合。主要包括打造工程建设领域“一个系统”,全面归拢各类审批服务事项办理入口,实现全要素归集、全信息汇聚、全流程覆盖,做到企业办事只对“一个系统”,线上申办只有“一个入口”等。
着力提升工程建设领域监管质量和水平,持续净化建筑市场环境。诸如修订市重大工程管理实施意见,研究历史风貌保护、装饰装修、旧住房改造等城市更新项目的审批监管流程。
着力提升建筑业发展能级,推动生产组织模式创新。包括在乡村建设、城市更新、历史风貌保护、科教文卫等领域,以及“五个新城”“南北转型”等区域深入推进建筑师负责制,提升建筑品质等。支持浦东新区、临港新片区、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等重点区域在“用地清单制”和承诺制改革等领域先行先试。
围绕缩环节、压时限再出实招
优化营商环境见真章,收获一个个正向反馈。据统计,自改革实施以来,施工许可阶段一站式办理,累计惠及项目达6379个。其中,社会投资公共建筑项目实际平均办理时间为13.8个工作日,较法定时限节约14.2个工作日。同时,在综合竣工验收阶段一站式办理方面,累计惠及项目达4387个。其中,产业类项目实际平均办理时间为8.9个工作日,较法定时限节约6.1个工作日。
尤其是去年以来,优化营商环境成为保护市场主体、激发市场活力、提振市场信心的关键一招。上海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中推出“桩基先行”“分期验收”“区域评估”“六票统筹”等举措,有力推动了固定资产稳投资和建筑业稳增长,得到市场主体的普遍认可。数据显示,去年,上海建筑业克服疫情影响,实现正增长,总产值达9273.90亿元;市重大工程建设任务全面完成,全年完成投资2099亿元,同比增长7.2%。今年一季度,上海建筑业产值预计实现正增长;市重大工程完成投资437亿元,占全年计划的20.3%,同比增长9.1%。
在简化流程上做“减法”,在优质服务上做“加法”,上海将继续实招迭出。具体举措包括:结合“6.0方案”,配套优化系统,持续完善工程建设领域“中介服务超市”“水电气网联合报装一件事”“一站式审批”等功能,打通从政策制定到落地执行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建立工程建设项目办事“旗舰店”,持续优化提升已纳入系统办理事项的办事效能和数据质量,并推出智能引导和智能辅助填表功能,为企业和群众提供多维度的办事体验。
作者:史博臻
编辑:傅璐
*文汇独家稿件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Copyright 2015-2022 东方知识产权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:沪ICP备2020036824号-8 联系邮箱:562 66 29@qq.com